在“丁香五香天堂网卡、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我校在坚持全面系统学的同时,依托学校承担的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建设,尤其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环保设备、再生材料高值化利用等学科方向的优势,突出重点聚焦专题学,聚焦领域学,聚焦学校发展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际行动投身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
一、聚焦环保专题,以行动践行初心
自我校“丁香五香天堂网卡、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学校即明确要切实抓好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把学习成效体现在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水平的责任与使命中。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电子废弃物研究中心、工学部等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再次明确,要聚焦环保领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汇聚学科专业优势,对标“上海科改25条”要求,在服务社会需求、培养环保专业人才、传播环保理念上多做贡献。还分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有关专家就如何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如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做专题报告,进一步加深教师对“科技的初心”、“学术的初心”以及“生态文明的初心”的思考与认识,激发团队教师以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
二、发挥学科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级
学校相关学科团队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环保政策宣讲与咨询,为企业进行问题诊断与技术帮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服务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社会贡献度,促进主题教育见成效。
一是立足特色主动作为,攻关垃圾资源化处理难题。废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办公耗材等电子垃圾中既有大量有价金属,也含重金属铅、汞、镉等有害物质,处置得当可从中提炼一座优质“城市矿产”,处置不当则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学校发挥在国内较早开展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研发的特色与优势,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共建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制定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开发了微生物法回收电路板有价金属等多项技术与装备,为电子垃圾共性问题提供了资源化处理的解决方案。此外,面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垃圾前端分类的明显改善,学校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团队也在思考如何主动作为,助力垃圾末端处置技术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进行研发,目前已协助一家固体废弃物处理企业研发出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拣分类的智能设备,着实推动垃圾末端处置技术向更高层次迭代。二是对标区域环保需求,为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赋能。环境工程学科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坚持“产教融合、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在为政府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同时,深入企业检查问题痛点、组织技术会诊、整改组织实施、持续跟进帮扶。如,帮助一家企业将环保投资从2000万元降至850万元,指导上海紫菱包装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治理技术选择和运维培训。配合国家环保督查,指导近50家企业进行督查应对、规范管理,先后组织和承办了全区环保干部培训、危险废物管理研讨等。他们一致认为:二工大的服务接地气,教师专业、学生刻苦,是一支真正为地方服务的好队伍。三是发挥学科和人力资源优势,传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学校发挥学科和人力资源优势,今年6月组建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博士宣讲团。宣讲团由26名环保专业相关的青年博士组成,面向周边社区、学校、党组织等开展环保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已为500余名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开设了垃圾分类及生态环保教育专题讲座。还积极开展环保专业培训,电子废弃物研究中心连续两年承办上海市教委“一带一路”项目——城市矿产与污染防治研修班”,两年来为来自朝鲜、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3名政府官员提供了专业培训。此外,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开放共享专业资源,今年以来接待单位参观近20场次,为300余名参观者提供了专业讲解和科普服务。
三、创设实践平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与情怀
学校在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同时,牢记育人使命,通过开展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社会实践项目,架设实践育人平台,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开展战略合作。学校深化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的战略合作,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正式揭牌,双方将在环境管理与保护、环保干部培训、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合作,二工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将获得更多走访行业、企业一线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二是开展“易地移民帮教、环保助力脱贫”社会实践。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利用暑假走进贵州大龙,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易地移民帮教”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扶贫励志宣讲、企业环保治理技术诊断等,将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融入到帮教中,与当地政府共同致力于“易地移民帮教、环保助力脱贫”新理念的传播和践行。
三是融专业教育于艺术实践,争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应用艺术设计学院近40名师生设计并参与了“艺抹申城绿,绘美新时尚”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用画笔描绘上海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背后“小巷总理”的默默付出,提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让共建绿色生态之城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今后将继续发挥学科等多方优势,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投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去。